
说到企业账款管理,尤其是应收账款。
相信大家都会感到无从下手,困难重重,比如:
·企业还有多少的应收账款要收?
·企业还有多少的应付账款要付?
·企业多少的账款已经逾期?
·企业的现金流怎么样?有没有什么问题?
·……
而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获得这些数据。
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去整理汇总。
今天跟大家聊聊,如何正确且有效的管理企业账款。
一、应收账款的产生
应收账款: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、产品、提供劳务等业务,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,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、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。
应收、应付账款的本质,其实就是赊销。
给客户固定的账期,缓解客户的资金压力。
这样做的目的,主要就是企业扩大销售,提高盈利。
而“赊的出去,收不回来”,就成了大家的老大难问题。
二、如何有效的管理企业账款
(一)应收账款的事前预防
1、合适的赊销账期
根据客户以往的业务合作情况,并结合客户的账期,回款等方面的研判。制定该客户合适的赊销账期。并随业务的动态变化,及时更新。
2、企业之间定期对账
只有账对上了,才会有后续的收/付款、和发票环节。
在与客户的接触中,跟合作企业的账对不上的场景经常发生。也就导致了有的业务,双方都不清楚,都没有记录。
所以,要定期与合作的企业进行对账并留存归档,才能保证双方的账款统一。
3、精准的企业信用政策
企业的信用政策会随着发展,而产生动态的变化。
宽松的信用政策,可以有效的增加业务量,扩大销售。但同样,也会增加了坏账、呆账的风险。
这就需要企业,要在不同时间段内,制定合适的企业信用政策(宽松、稳健、紧凑)。(二)、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
1、加强合同、账款、发票管理
建立、完善基础的业务数据管理制度,与合作方的业务数据(合同、收款、发票等)都需要进行留存。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事项进行账款的管理。
2、做好定期对账工作
建立定期对账制度,以确保双方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账款金额、产品信息等方面的达成共识,保证“账能对的上,也能对的准”。
3、建立逾期账款的催收制度 针对逾期的账款,可按照逾期天数、客户信用等分类管理,采取不同的催收措施。以便于第一时间处理逾期的账款,降低呆账发生的风险。
(三)应收账款的业务拓展
1、应收账款的变现
企业可以利用应收账款来进行融资。比如:将企业的应收账款通过保理业务,进行担保后,可进行融资。尽可能地减少坏账、呆账的发生。
2、应收账款的转移
企业可对合作方进行分类分层管理,通过债权、债务转移的方式。比如:客户A的应收账款可以转化为供应商B的应付账款。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。
写在最后
稳健的现金流、高的应收周转率,是企业应收账款至关重要的指标。
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,还是业务人员,都要确保“账赊的出去,也能收的回来”。
毕竟,这是企业能够正常发展的基石。